文化与科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彼此交融。科技为创造和发展文化提供物质基础,文化为科技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因此,茶科学和茶文化只有更好地融合,普及茶知识、发展茶科学、推动茶产业、弘扬茶文化,多位一体、并行推进,才能更加深入地挖掘中国茶业的核心优势,更加自豪地讲好中国茶业的生动故事,更加理直气壮地从茶业大国走向茶业强国!
回首来路茶文化厚重沧桑,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标识。
茶为国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普及于明清,不管是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还是廉美和敬的茶德精神,映射的都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承载的是中华民族独特而宝贵的精神特质。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茶业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浩瀚五千年的发展史。
驻足当下茶文化内涵丰富,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我们不仅要看到,发展茶产业有利于我国农业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调整、切实提高农民群众收入,还要看到弘扬茶文化对于重视审视乡村价值,传承发展农耕文明、唤起炎黄子孙内心深处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用“文化”凝聚起更多助推茶业发展的合力,从不同的技术、标准、环境、品种中抽离出最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打造中国茶业更强“内核”!
展望未来茶文化历久弥坚,“中国茶”必将向世界亮出金名片。
新时代茶文化的内涵外延不断扩大,在中华文化的氤氲下,其历史性、时代性、民族性、国际化特点也进一步显现,对现代社会的功能进一步增强。今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审议通过了我国主导的“国际饮茶日”提案,这是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再一次注视和认同,也表明凝结了千百年文化精粹的中国茶文化再次登上了世界舞台的显要位置。
——以上均来自农业农村部乡村文化处黎晓莎处长在2019中国茶业科技年会上的讲话
茶文化的转化与创新
2019年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乡村文化处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中国茶叶学会联合开展“茶文化转化与创新”项目研究,深入挖掘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全面了解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正本清源,让古老的中华茶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持久影响力。
项目研究聚焦四个重点方向
为了更好地开展该项目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中国茶叶学会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研究团队,包括正高4人,副高3人,博士1人。
经过7个多月的调查与研究,形成了七万字的调查和研究报告,基本摸清了我国茶文化历史发展脉络,茶文化遗迹遗址、茶文化推广传播组织、茶文化学术研究现状,为茶文化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一项目研究的初步进展已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姜仁华研究员在2019中国茶业科技年会上作了简要报告。
后续,中国茶叶学会将通过官微与各界分享《茶文化转化与创新》项目的研究进度与阶段性成果,敬请关注。
中国茶叶学会也将与社会各界一道,策划一系列独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茶事活动,共同迎接明年5月21日第一个“国际茶日”的到来!
往期精彩:
茶科技进展 | 茶多酚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与机理研究进展
原标题:《中华茶文化的弘扬与传承,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